第三期AI赋能交叉学科沙龙
来源: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点击率:
一、沙龙背景 传统的经管类学科正面临颠覆性的改变,学科的界限更加模糊、交叉更加明显、融合更加普遍,孤立的学科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是学科创新的必要手段,学科交叉融合是“新经管”学科发展的重要出路。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AI赋能交叉学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为推动《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扎实落地,学校通过搭建AI赋能学科交叉平台,为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展开深入探讨,挖掘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促成交叉学科团队协作,促进交叉学科团队建设,推动AI赋能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二、沙龙预告 主题一:数字经济能否驱动低碳转型发展及其均等化? 内容简介:在数字经济、双碳目标和共同富裕三大国家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探讨数字经济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低碳转型发展的数理模型,就数字经济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刻画。进而,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库与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匹配,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就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总体影响与异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进而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企业碳排放效率,但其影响在不同区域和行业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高技术行业受益更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建议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创新和能源结构优化,同时缩小区域和行业间的发展差距,以避免新的不平等。 主讲人:杨莉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经济与环境政策、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Energy Journal、World Development、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Citi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近20篇,并被学习强国、国研网、《党政视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多次转载。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绩效评估获“特优”)和面上项目各1项,以及3项省级科研项目,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曾入选2022年度和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刘诗白经济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奖二等奖、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学术奖励。担任《经济研究》、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Regional Studies、Research Policy、Technovation、Cities等20余本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主题二:人工智能应用如何赋能企业供应链嵌入 内容简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数字化变革浪潮的深度重塑下,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正以颠覆性创新态势深度渗透至制造业全价值链环节。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复杂态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系统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供应链网络嵌入的动态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既构成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践命题,亦为拓展数字经济时代管理理论边界提供关键切入点。本报告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供应链嵌入中的角色,进一步实证分析其对供应链稳定性的作用,能够为优化供应链配置、增强供应链韧性提供参考。 主讲人:方茜,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晨光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资本市场与金融开放。在《经济管理》、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课题、2024年“高地大”青年骨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等10余项。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学报》、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三、沙龙安排 (一)沙龙时间 2025年5月21日(周三)13:00 (二)沙龙地点 上川路校区文博楼436室 (三)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科研处、学科建设处 2025年5月16日
分享到:
|